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沉睡千年的石頭城─大辛巴威(Great Zimbabwe)


 
 
 

沉睡千年的石頭城─大辛巴威(Great Zimbabwe)

    一個原本被譽為「非洲花園之國」的辛巴威,在短短28年內,從「10年奇蹟」走向「經濟崩潰」。現在,非洲辛巴威的通貨膨脹極為嚴重,大家在新聞上偶有所聞。可是網友們您知道嗎?在遠古的辛巴威其實曾有過非常輝煌光榮的歷史,當時,他們對外貿易的觸角,甚至遠達亞洲的中國!而且優秀的工匠們,建築了宏偉的石頭城─大辛巴威。

    「大辛巴威」是撒哈拉沙漠以南(sub-Saharan Africa),最壯觀的一群花崗岩建築。

    「大辛巴威」建於公元1250年到1450年間,是由生活在非洲南部的修那or 紹納(Shona)人所建造,大量使用堅硬的長方形花崗岩,極具巧思精心構築而成。

    大辛巴威」曾經是當時修那班圖文明(Shona/Bantu Civilization)重要的貿易中心,主要是經由葡萄牙商人來進行貿易往來,貿易的範圍甚至遠達波斯、阿拉伯、印度及中國。

    整個「大辛巴威」,不用灰泥黏結,而只用堅硬的花崗石建構,充分展現出非洲古代的精湛建築技術,因此198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縮寫UNESCO)將大辛巴威遺址作為文化遺產,並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



1. 沉睡千年的石頭城─大辛巴威(Great Zimbabwe)

    大辛巴威遺址,位於辛巴威的馬斯溫戈省(Masvingo Province),在辛巴威首都哈拉雷(Harare)以南350公里處,大辛巴威遺址的存在,証明除了埃及之外,在非洲其他地方也曾經有過高度的文明。



2. 辛巴威(Zimbabwe)在非洲的地理位置(右圖)以及大辛巴威遺址的三個部份山丘建築群=衛城(Hill Complex)、山谷建築群(Valley Ruins) &內城(Great Enclosure)的分布圖(左圖)



3. 大辛巴威遺址(Great Zimbabwe),位於辛巴威(Zimbabwe)首都哈拉雷(Harare)南方350公里處。

    辛巴威這國家的含意,在非洲班圖語中是"石頭房屋建築"的意思。

    Zimbabwe(班圖語)=The House of Stones(英語)

    大辛巴威古城遺址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1. 內城(The Great Enclosure)─座落於景色秀麗,林木蒼翠的山谷

   中,共使用了90多萬塊長方形花崗岩構築而成。



4. 橢圓形內城(The Great Enclosure) 的卡通圖。

    內城是一個由石牆圍成的橢圓形建築。城東、南、北三面分別各有一個進出口。內城的周長256公尺,直徑長89公尺,寬67公尺,由高10公尺的橢圓形石牆包圍,圍牆頂上雕刻著形狀奇特的石鳥(=辛巴威鳥),在石牆的東南方,另有一道與石牆平行,相隔一公尺的石牆,形成了長達一百公尺的狹窄通道。



5. 內城東南方一道與石牆平行,相隔一公尺的石牆,形成了長達一百公尺的狹窄通道。

內城石牆內,還有一些建築年代更為久遠的矮牆,與其他幾道斷垣殘壁連接,將內城分割成為若干塊大小不等的圍場,以及縱橫交叉的通道。內城東面坐落著一座實心的圓錐形石塔(conical tower),塔高11公尺,底部直徑為6公尺,頂部直徑2公尺,經過許多年的研究,考古學家們至今,仍然無法確定實心圓錐形石塔的功能?



6. 內城東面座落著一座實心的圓錐形石塔;圍牆頂上雕刻著形狀奇特的石鳥(=辛巴威鳥)

 

    整個大辛巴威建築群中,最令人費解是就是這內城中的實心圓錐形石塔。有人認為它象徵男性的生殖器官、有人認為代表部落酋長至高無上的權力,但由於實心圓錐形石塔的外部,沒有任何的文字或圖案標記,所以無從考證圓塔的真正功能,經過近千年的風雨侵蝕,實心圓錐形石塔,至今依然聳立在那裏,彷彿昂然笑看著遊客們,它的緘默不語,深藏著歲月的秘密。



7.內城中神秘的實心圓錐形石塔,依然昂然聳立。

2. 山丘建築群=衛城(The Hill Complex)─位於100公尺高的山上。

    衛城建於高約100米的山頂上,是大辛巴威遺址中年代最久遠的建築群,城牆全長244米,高約15米。其入口是一條僅容一人通行的階梯,階梯的臺階開鑿於巨大的石塊和峭壁之間。



8.前往衛城的是一條僅容一人通行的階梯,開鑿於巨大的石塊和峭壁之間。

    衛城是順著山勢的自然走向而建造的,當年的能工巧匠,運用山上天然的巨岩和長方形花崗岩石塊,砌合成一座渾然一體的建築群,其構築堅實,氣勢雄偉壯觀,令人讚歎不已!


9.山上衛城的入口處。


10. 由山下遠望位於100公尺高處的衛城 (=山丘建築群)



11.衛城是順著山勢的自然走向建造,當年的能工巧匠,運用山上天然的巨岩和長方形花崗岩石塊,砌合成一座渾然一體的建築群。

3. 山谷建築群(The Valley Complex)

    山谷建築群由許多較小的石頭遺迹組成。熔鑄黃金的遺跡、精緻的排水系統、在在都說明了這裡曾經有過一個繁榮的社會。每戶人家住宅的大小,則彰顯著主人的社會地位。


12. 山谷建築群(The Valley Complex)的一部份。

    滄海桑田,物換星移!當年構築這氣象萬千、宏偉石頭城的人們,不知因為何種緣由,於十五世紀中期突然棄城而去?

    可是遺留在地面上的建築群,歷經近千年之後,仍散發著王者的氣勢,而且專家認為建築砌壘石塊的技術,已經達到很高的水準,尤其是內城中的圓錐形石塔,說明了非洲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掌握了建築學、幾何學、力學等方面的相關知識。

    而由地下出土的大量物品中,包括,鋒利的作戰武器、精美的裝飾物、來自遙遠中國的陶瓷器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珠、阿拉伯的玻璃珠,它們說明了消失在遙遠年代的石頭城的人們,早就曾經與古代的華夏、波斯、印度、阿拉伯有過文化及貿易的往來。然而為何在中國的歷史古籍中,卻未曾看見有關「大辛巴威」的記載呢?

辛巴威是非洲南部重要的文明發源地,15世紀就已成為南部最大的邦國,至19世紀,占人口絕大多數的紹納黑人(Shona)的文明強盛漸入尾聲,在上世紀20年代成為英屬自治殖民地。
    短短28年,一個原本被譽為「非洲花園之國」的辛巴威, 從「10年奇蹟」走向經濟崩潰。 一個經過民主選舉的總統及執政黨, 如今竟成為獨裁者與暴力政權……

    新聞報導,辛巴威因為通貨膨脹極度惡化,鈔票形同廢紙,遊客想在機場買兩杯咖啡和兩杯水,竟索價兩億辛巴威幣!將原本富饒美麗的國家弄成如此貧窮不堪,辛巴威的領導者,實在是愧對了古人創造的輝煌文明啊!


13. 辛巴威因為通貨膨脹極度惡化,鈔票形同廢紙,當地人竟然以國幣當作衛生紙使用。(圖片取材自2013年2月4日東森網路新聞)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