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愛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
常看記錄片的網友們,大概少有人沒看過或聽過,這位縱橫英國廣播公司(BBC)超過60年的大衛·弗雷德里克·愛登堡爵士(Sir David Frederick Attenborough)。
不論是他製作、主持或旁白的節目,都有一定的口碑,相當高的水準。
圖01. 大衛·弗雷德里克·愛登堡爵士。
圖片來源:http://atheistmovies.blogspot.tw/2009_12_01_archive.html
1975年完成的一系列共七集的《部落之眼》(The Tribal Eye)、
1979年十二集的《地球上的生命》(Life on Earth)、
1984年十集的《活生生的星球》(The Living Planet)、
1990年十二集的《生命之源》(The Trials of Life)、
2002年十集的《哺乳類的生活》(The Life of Mammals)、
2003年十集的《藍色星球 I》(The Blue Planet I)、
2006年十一集的《行星地球 I》(Planet Earth I)、
2016年旁白六集的《行星地球 II》(Planet Earth II),
(行星地球 II是全球第一個用超解析度4K拍攝的電視影集)、
2017年旁白七集的《藍色星球 II》(Blue Planet II)…
直到2020年,總共參與了超過 70部以上記錄片的製作、編劇或旁白。
一、愛登堡爵士的優點:
1.
執著敬業─在數十年的攝錄紀錄片期間,大衛.愛登堡爵士和他專業的同事們,以對科學求真負責的態度,勇敢大無畏的冒險精神,和探索大自然孜孜不倦的熱情,他們幾乎深入到全世界各個角落,不畏辛勞、不怕艱險的呈現給世人高水準的記錄片。
2.
精益求精─為獲取最詳實的資料,拍攝了許多令人驚歎的珍貴鏡頭。這些花費大量時間、資金和精力製作的記錄片,內容涉及生命科學、人文、環保等各個領域,從物種的起源,生物的演化,乃至人與生態環境的協調,或是世界美景的介紹無所不包。
一方面具有嚴謹的科普教育意義;一方面又利用先進的拍攝技巧,唯美的
表現藝術,創作出許多精彩絕倫的畫面,雖是記錄片,卻不失「寓教於樂」
的娛樂價值。
大衛.愛登堡爵士在BBC服務多年期間,因為自己對各種動物的熱愛,創造了一些史詩般的動物紀錄片,既使在80歲高齡的生日當天,他仍在加拉巴哥群島上拍攝當時最長壽的象龜─Lonesome George。這份執著敬業與忘我的精神,令人敬佩! |
3.
事必躬親─《部落之眼》(The
Tribal Eye),是愛登堡早期於1975年完成的一系列,探討部落藝術的記錄片,總共分成7集。愛登堡對於部落藝術的熱愛,應該是源自於他更早期電視節目的製作,從他的第一次的部落旅行開始,到最終成為一位部落藝術的收藏家,這份熱愛始終如一。
而在此一系列節目當中,有一幕要探訪某部落的聖地,而此部落古老相傳:
第一、女人不能進入聖地。
第二、男人必須全身赤裸著進入聖地。
於是影片中,你就看到許多赤裸的棕皮膚原住民當中,僅有一位全身赤裸,
膚色雪白,身高超過其他人半個頭的David(為了使一般觀眾能收視,當然是
只拍攝背影),一起進入部落祖靈的聖地。
從那時起,不管是要「犧牲色相」或相當危險的鏡頭,愛登堡先生事必躬親,
一直到2002年拍攝《哺乳類的生活》當時他已76歲的高齡,仍舊是照常上
山下海,甚至爬到40公尺高的熱帶雨林樹冠層上,身上只綁著繩索,面對著
膽顫心驚的觀眾(包括在下我),聽他講解長臂猿(gibbon)為何是樹冠層的攀援
冠軍。
圖02. 1975年拍攝《部落之眼》時的大衛·弗雷德里克·愛登堡(David Frederick Attenborough)。
圖片來源:http://ngmchina.com.cn/bbs/viewthread.php?tid=2710
圖03. 《部落之眼》(The Tribal Eye)系列,共分為七集(7 episodes)第一集主要是介紹,西非毛利共和國的Dogon人的生活以及習俗,尤其是他們的面具所含的意義;第二集…等等。
圖片來源:http://www.verycd.com/topics/187295/
如此前無古人的豐碩成果,絕對是成功人士的典範,怎麼可能會有缺點呢?可能有網友要打抱不平的說:「Frank,你又在雞蛋裡挑骨頭!」諸位可別忘了,《左傳·宣公二年》時,古人早就已經有言在先:「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二、愛登堡爵士的缺點:
1. 有時不夠專業
(1.) 古語說:「貪多嚼不爛。」愛登堡爵士因為主持的節目內容太過廣泛,有時會在節目中說錯話。例如2002年總共10集的《哺乳類的生活》(The Life of Mammals),其中第五集《肉食者》(Meat Eaters)於23分03秒時,愛登堡爵士說到:「…這裡還住了最大的犬科動物(biggest of all dog family)…」,愛登堡爵士在此指的是「狼」。
有關「狼」的重量,維基百科上如此說:『…平均來說,北美狼36公斤、歐洲狼38.5公斤、印度阿拉伯狼25公斤、北非狼只有13公斤…體重超過54公斤的狼很罕見。』
『』內文字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7%8B%BC
當我聽到愛登堡爵士的那段敘述時,馬上就跟腦海中傑克·倫敦(Jack London)小說《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裡面的主角─靈犬巴克的體重明顯的衝突了起來?傑克·倫敦在整篇小說中提了好幾次,巴克(Buck)的母親是牧羊犬,父親是聖伯納犬,巴克(Buck)的體重150磅,也就是68.2公斤。
到底是要相信寫實小說家傑克·倫敦,還是大衛·愛登堡呢?
上網做了一番功課:
聖伯納犬(St.Bernard)─壽命大概8~10年,身高61~71公分,體重約50~91公斤左右,屬於大型犬。
文字來源: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96%E4%BC%AF%E7%B4%8D%E7%8A%AC
網路上又提到聖伯納犬源自西藏的獒犬(Tibetan Mastiff)
獒犬體重
|
雄性
|
68 to 110 kg
|
雌性
|
54 to 91 kg
|
(體重最重的狗,是隻英國獒犬(English Mastiff),名叫Aicama Zorba 重達156公斤)
文字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English_Mastiff
由以上的資料來看,「狼」真的如愛登堡爵士所說,是最大的犬科動物嗎?
(2.) 2002年的《哺乳類的生活》(The Life of Mammals),第一集由大約16分鐘開始介紹鴨嘴獸(Platypus),然後在17分30秒時愛登堡爵士說:「鴨嘴獸是適應性很強的動物,至今仍大量繁衍,遍佈澳洲…」,而事實上是,僅僅澳洲東部才有鴨嘴獸存在!(參考圖04.)又是一個不夠嚴謹的實例。
圖04. 僅僅澳洲東部(淺綠色所標示的澳洲東部地區)才有鴨嘴獸存在。
圖片來源:http://www.untamedscience.com/biodiversity/duck-billed-platypus-2/
(3.) 有時會自以為是:偶爾在節目影集中說錯一句話,應該是比較無可厚非的,自己也當過很久的老師,偶爾的「口誤」在所難免。可是有時關鍵的數據講得很有爭議,事情就麻煩了!
2013年大衛‧愛登堡爵士就犯了一個這樣的錯誤:在2013年2月愛登堡爵士主持六集有關非洲野生動物的記錄片,最後一集做評論時他說:「過去20年間,非洲的氣溫升高了3.5℃。」話一出口引起網友一陣撻伐。有網友提出證據,從1850年至今全球氣溫只上升了0.8℃。BBC在重播時已將這段評論刪除了,雖然經BBC大力的滅火之後,直到現在還餘波盪漾,也有國外網友說,如此有名望又資深的節目主持人,對自己要講要主持的內容都不事先詳細求証,是不負責的態度!他覺得大衛艾登堡爵士一世的英名,毀於一旦。
以下是這位國外網友的意見
「No, David Attenborough: Africa
hasn’t warmed by 3.5 degrees C in two decades.
Lies,
lies, lies. By just that one untruth, Attenborough has lost all credibility.」
圖05. 1880年〜2014年全球溫度的變化,從圖可見由最低溫的1910年到最高溫的2014年,大約只有1℃的變化。
(4.) 大衛·愛登堡爵士在2010年編寫、製作、發行了一套DVD介紹《生命的起源》(First Life),內容有些偏頗,讓人不以為然。
圖06. 大衛·艾登堡爵士在2010年編寫、製作、發行的《生命的起源》DVD封面。
圖片來源:http://www.discovery-enterprise.com/2012/09/david-attenboroughs-first-life-conquest.html
影片從英國中部森林中,學童無意間發現的,埃迪卡拉生物群(Ediacaran biota)之加尼亞蟲(Charnia)化石開始介紹→
然後鏡頭轉到5億8千萬年前於紐芬蘭(Newfoundland)之Mistaken Point,這裡的多細胞動物化石沒有口,無消化器官,動物大都靜止,也無兩側對稱型式→
再轉到1946年發現於澳洲南部艾迪卡拉山的艾迪卡拉生物群(Ediacaran Biota),這裡的多細胞動物化石一樣沒有口,無消化器官,以簡單擴散攝食,具有各種對稱的身體型式,少數能運動。生存於距今6億3千萬年~5億4千2百萬年前。→
然後介紹生存於距今5億1千5百萬年前的加拿大落磯山脈(Canada's Rocky Mountains)之伯吉斯頁岩化石生物群(Burgess Shale Biota)→
整個影集介紹了不少新近發現的化石和觀念。
問題在於,加拿大的伯吉斯頁岩生物群化石,距今5億1千5百萬年,較「寒武紀大爆發」的時間,晚了一千多萬年,所以其實是不適宜用來代表,寒武紀初期海洋中具有什麼樣的生物。
遺憾的是,在近兩個小時的節目中,獨獨沒提到發現於1984年,距今5億3千萬年前的中國雲南澄江化石生物群(The ChengJiang Biota)!澄江化石生物群(The ChengJiang Biota)出現的時間,與寒武紀大爆發(5.41~5.21億)發生的時間剛好吻合,才是寒武紀大爆發最恰當的驗證。 |
伯吉斯頁岩化石生物群,時間距今5億1千5百萬年,只是寒武紀大爆發之後物種演化的延續,距今5億3千萬年前的澄江化石生物群(The ChengJiang Biota)才是寒武紀大爆發最佳的證明。
花了不少時間、金錢,2010年重新製作的《生命的起源》,卻因編寫者的失察,隻字片語也未提澄江化石生物群(The ChengJiang Biota)。
可能是大衛愛登堡爵士太忙了!沒有時間瀏覽到,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陳均遠博士等人,發表於《Nature》或《Science》期刊上的文章。
尤有甚者,1991年第351卷第6323期的《Nature》期刊是以陳博士等人,發表的澄江化石生物群的中華微網蟲(Microdictyon sinicum)作為封面文章(cover story)。
圖07. 著名的英國科學期刊《Nature》351卷6323期以中華微網蟲(Microdictyon sinicum)為封面文章。
身為BBC資深編寫製作人,卻連世界一流水準,又剛好是英國出版的《自然》期刊的封面,與《生命的起源》有關的內容,都沒時間稍做瀏覽?那似乎也真的是太忙了些!
圖08. 澄江生物化石群的想像圖。
《生命的起源》是相當有趣的一個主題,卻被編寫的厚此薄比,而且也違反科學真實報導的精神,這是大衛·愛艾登堡爵士不應該犯的過失!
(5.) 大衛·愛登堡爵士在2006年旁白的行星地球(Planet Earth),第四集洞穴(Caves)25分33秒時說:「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沒有河流、湖泊和小溪,所以瑪雅文明完全依賴澤穴。」(Mexico’s Yucatan Peninsula has no rivers, lakes or streams, Maya relied on the cenotes.)
可是網友們如參考圖09.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是有些河流的,所以正確的說法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北端沒有河流、湖泊和小溪。
圖09.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北端,於地圖上才找不到河流。
圖片來源:http://ancientamerica.org/library/media/HTML/akv2bcrp/YUCATAN.htm?n=0
2. 歲月不饒人─愛登堡爵士2007年自BBC退休時已屆81歲的高齡,卻仍從BBC退休後,轉戰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旁白了3集《野性印度的祕密》《Secrets of Wild India》,三集在下都很認真的看過,感覺是一流的攝影,二流的旁白。
一個人發聲音的聲帶振動了81年、鼻腔以及副鼻竇等也共鳴了81年,就算再堅固耐用,恐怕也經不起81年歲月的磨損!怎麼還希望它們能產生清晰悅耳的聲音呢?
大衛愛登堡爵士,您早已功成名就, 「記綠片」滿天下!真的是可以考慮停下腳步,過過蒔花弄草,安享晚年的清福!
圖10. 愛登堡爵士幫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旁白了3集《Secrets of Wild India》。
1. 大象的國度(kindom
of elephants)
2. 叢林中的老虎(Tigers of Jungles)
3. 沙漠中的獅子(Lions of Desert)
圖片來源:http://kalyanvarma.net/journal/2012/03/09/secrets-of-wild-india-telecast-dates-in-india/